每日一言
He that never changes his opinions,never corrects his mistakes, and will never be wiser on the morrow than he is today
如果他从不改变自己的观点,从不纠正自己的错误,明天就不会比今天更明智
― Tryon Edwards
1.苍蝇为何能倒挂行走?
苍蝇能在天花板上行走,这得益于其脚部的独特结构。
关键
黏性物质:苍蝇脚部的垫片分泌一种类似“胶水”的黏性液体,帮助它们粘附在表面。
微小爪子:爪子使苍蝇能够灵活调整角度,释放或固定脚步,从而实现稳定移动。
这套机制赋予苍蝇极强的攀爬能力,甚至能在垂直或倒立的表面上快速移动。
2.进化一定使物种更高级吗?
进化的目标并非“高级化”,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。
适应环境的多样性
进化有时会带来看似“退步”的改变。例如,德克萨斯盲螈因长期生活在漆黑洞穴中失去了眼睛,但这一变化对它们来说是成功的适应策略。
一些生物通过减化结构或功能,反而更适合其特定的生态位。
进化的本质在于“适者生存”,而非“追求完美”。
3.冰山为何不含盐?
冰山并不是由海水冻结而成,而是源自陆地上的淡水冰川。
形成过程
雪花堆积在寒冷的陆地上,由于气温低无法融化,逐渐压实形成冰层。
在重力作用下,这些冰层移动到海洋中,成为漂浮的冰山。
由于冰川源自降雪,且未与海水混合,因此冰山完全由淡水构成,毫无盐分。
4.为什么指南针指向地理北极?
事实上,指南针并不会指向地理北极,而是指向地球的磁极,而磁极与地理极并不相同。地球的磁场有两个主要的磁极——北磁极和南磁极。值得注意的是,靠近地理北极的实际上是南磁极。
磁极与地理极的关系
地球的磁场是由地核中的熔融金属流动产生的,磁场线从地球的南磁极指向北磁极,因此地磁北极与地理北极是不同的。磁铁的原理是异性相吸,所以指南针的北极会被南磁极吸引,因此指向接近地理北极的地方。
磁场的运行机制
地球的磁场线从地理南半球指向北半球,形成了类似大磁铁的结构,因此指南针会指向地球的磁北极,而不是地理北极。
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时指南针的指向会与实际地理方向略有偏差,这个偏差被称为“磁偏角”。
5.银河系为什么会旋转?
银河系确实在旋转。科学家通过天文观测和计算发现,银河系的旋转是其形成扁平、圆形的原因之一。这种旋转类似于我们制作比萨饼时,通过抛掷和旋转使其变得平坦而圆形。
高速旋转
银河系内的每个部分都在高速旋转,甚至包括我们的太阳系,太阳系的移动速度大约是每小时50万英里。虽然银河系的各部分运动非常迅速,但由于银河系的体积极其庞大,从地球上看,它的旋转几乎是静止的。
为什么看起来没有旋转?
银河系极其巨大,若以速度与旅行距离的比例来看,旋转的速度相对于巨大的距离显得极为缓慢。就像我们看到一辆高速行驶的车时,它的速度取决于我们观察的距离。如果我们距离遥远,物体的运动就显得比较慢。这种现象并非是心理效应,而是物体的实际速度与观察距离有关。
6.是什么让太阳不停地旋转?
首先说说太阳为什么会旋转
太阳是在一团巨大的星际气体和尘埃云中形成的。在星云开始收缩的过程中,由于原始星云存在微弱的净旋转(哪怕这个旋转非常微小),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(角动量L=mur,其中m是质量,u是线速度,r是旋转半径),当星云物质向中心聚集时,旋转速度会逐渐加快。就像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旋转时,当他们把手臂收起来,旋转速度就会加快一样。随着星云物质不断收缩形成太阳,这种旋转的特性就被保留了下来。
太阳的旋转并不需要外界力量的维持,它是由惯性保持旋转的。惯性定律由艾萨克·牛顿提出,意思是“物体一旦运动起来,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,会继续保持其运动状态”。
惯性定律的实际表现
例如,一块冰球如果在停车场上滑行,只会在遇到障碍物或因为摩擦力而减速直至停止。如果没有外力(如摩擦)作用,这块冰球会一直滑动下去。太阳的旋转也遵循类似的原理,它通过惯性持续旋转。
动量守恒定律
更通用的解释是动量守恒定律,它指出: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在物体上,物体的动量将保持不变。太阳的旋转动量不受到任何外力影响,因此它会继续自转。
国内首套浮空风力发电系统亮相新疆
10 月 27 日,国内首套 “平流层浮空风力发电系统” 在 “2024 哈密能源之问” 大会会场外亮相。该系统由北京临一云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制,是国内首套涵道式浮空风力发电系统,型号为 S500 型,其于 10 月 10 日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试验区域放飞升空并成功发电,刷新两项世界纪录。
“平流层浮空风力发电系统” 利用充氦浮空器将发电机组升至平流层,通过涵道引射扩散原理等将高空风能转化为电力并传输至地面,由四部分组成,度电成本低。哈密是风能资源富集区,平流层高空风能储量大、风速大、稳定性高,采集其风能可获更清洁、低成本、高稳定性电力。
S500 型系统长 23 米、直径 15 米,艇中央涵道直径 5 米,内装两台发电装置。创始人顿天瑞从大学致力于浮空器研究,团队在院校科研机构支持下完成多个样机并形成两大产品系列,若干项目正在落地。该系统发电功率 50 千瓦以上,可用于多领域,尤其在灾害后能快速提供电力,下一步将开展 1000 米高度及 100 千瓦发电功率试验。
评论区